×
中日若翻脸美国是否出兵?普京回应语惊四座!
中日一旦摊牌开战谁会站在中国一边?谁又会支持日本?近日,普京说了一句话,让躁动不安的日本举国都震惊了...
普京到底说了什么,打死你也想不到
下载军事头条看全部文章
夏朝传说

商朝故事第八十一章

商朝故事第八十一章,大致方针制定之后,神狐就带了一部分衙役,手持兵器,气势汹汹地出现在小王爷府邸外面,和包围的新贵族正面对峙起来,甚至摆出了一副强攻的架势。如果通过恫吓,能够吓走围堵的新贵族,当然最好,如果不能,仲壬派来监督的人看见了他们摆出的阵势,料定仲壬不会认为他们在装腔作势,这个办法叫做进退有度,所以飞扬感觉办法不错。

此刻府邸里面的太甲看见朝廷援军到了,知道是大王派人来救自己,命令卫平率领卫队,打开了正门,准备里应外合击溃围堵的新贵族,冲出包围圈。指挥衙役来给太甲解围的主将是神狐,他本来的打算就是在装模作样,并不想和围堵的人群正面冲突,因此,架势摆的挺足,其实都是在装腔作势。看见太甲把大门打开,明白了太甲的用意,顿时感觉头皮发麻,他知道,自己带来这一百多人,如果真正动手,不用说驱散围堵的新贵族不可能,动手打起来,全身而退都难。偏偏太甲不知道他的用意是做给大王看的,要和他玩里应外合的把戏,这样一来,西洋景可能被拆穿,急忙下令衙役后撤,不给太甲造成错觉。

太甲准备下令卫队出击,结果看见了新贵族非但没有退缩,反而围了过来,领头的,是清一色是老人,这些人年龄虽然大了,但是一个个怒目圆睁,不怒自威,都是当年和夏朝士兵上拼过命的,不怕死的不少,感觉胆寒,因为神狐指挥的衙役并没有冲过来,反而被以年轻人为主的新贵族隔断了,如此一来,双方发生冲突,只能是各自为战。但是自己的卫队只有二十几个人,如果伤害了老兵,肯定会激怒他们的子弟,惹的他们来拼命,手下的人就可能被撕碎,因为寡不敌众。

太甲判断局势不利之后,哪里敢下令冲击,怎么打开的大门,只好怎么关闭了。别说实力不济,就算有实力,他也不敢真的对老兵动手,这些人是货真价实的功臣,如果对他们大开杀戒,势必引起众怒,自己的政治名声就完了,所以退回到院子里,等待神狐指挥的衙役前来解围,成为最佳选择。只是太甲很快失望了,因为衙役队伍看起来气势汹汹,只是干打雷,不下雨,没有前行一步,在空喊口号,没有实际动作,让他气闷不已。

太甲不高兴,神狐却笑了,因为这正是他带人来这里的目的。

再说指挥围堵小王爷府邸的总指挥是韦伯,他是个聪明人。当神狐带着一百多人的衙役来到小王爷府邸外面,立刻就判断出,刑部的人,不是来真正打仗的,因为如果动武,衙役虽然手里有武器,但是人数少,占不到便宜。这些衙役一个个都鬼精鬼精的,没有几个人会为了救小王爷来拼命,既然不准备来拼命,那就一定是做给别人看的。但是为了预防意外,他还是命令自己的侄儿,统帅青年主力去面对衙役,让衙役队伍有震慑感,不敢轻易动手。当太甲打开大门,率领卫队出现在大门口的时候,知道太甲要趁火打劫,借势冲破他们的围堵,因此命令老伙计挺身上前。他知道这些人各个不怕死,也料定太甲就是凶横,未必敢对这些老伙计下手,毕竟这些人都是国家功臣。

结果一切都在韦伯计算之中,两路人马分别逼退了对方,下面的相持,就是要看谁有耐性了,因为新贵族看见了大王的态度,此时此刻如果退缩,就是前功尽弃,留下笑柄,从此以后,新贵族是名声扫地,再也不会引起京城人的关注,这是韦伯不能接受的,因此就是打碎了牙,也要挺下去,就算明知道和大王对着干,胜算不大也顾不得了。原本在韦伯的算计中,是想通过软硬两手,逼迫太甲就范,为他们在大王面前做说客,只是他没有想到的是,非但太甲死硬,不肯屈服,仲壬也不肯妥协,弄到双方兵戎相见,按照眼前的局势发展下去,流血事件会出现,新贵族当然不是朝廷的对手,但是,朝廷一旦对新贵族下黑手,也会大失人心,最后的结局是两败俱伤,因此,最理想的方式是各退一步,互相降低条件,或许才可能和平解决。但是韦伯知道很难,仲壬似乎铁了心要给新贵族“断奶,”而新贵族中,有相当一部分家庭,靠朝廷特殊俸禄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,一旦真的被断奶,他们是无法维持现在生活的,因此,就算他想退一步,如何说服这些人,也是困难的事情。

韦伯虽然心思缜密,如今遇到这样的难题,也有水牛掉井里,有力气无处使,因此,当天晚上,就把魂球,黑塔等几个主要有话语权的新贵族召集到家里研究对策,他必须知道,新贵族领导集团的主张是不是相同,这样,才可以确定下一步行动计划。韦伯家里的待客厅算的上富丽堂皇,巨大的楠木桌子呈半圆形的。可以同时坐二十几个人,桌子下面是长条形的凳子,清一色用楠木做的。桌子上上好的茶壶是用精致的青铜制造的,里面已经沏好了上等绿茶,茶香在屋子里飘荡。在新贵族的队伍里,除了韦伯,谁家也没有这个财力。由此可以看出,为什么韦伯是新贵族的当家人。

看见该来的人都到位了,韦伯来到主位坐下,面色严肃地看着大家,开始了正文的叙述。

“诸位大人,大家看见了,朝廷没有妥协,还命令刑部出人弹压,事情可能正往不好的方向发展,不知道诸位有什么妙计,用什么办法,解开这个死结?”

“韦大人不要被朝廷的虚张声势吓住了,刑部虽然出人了,但是并没有敢动粗,这说明,朝廷对我们还是忌惮的。只要我们紧紧抱团,绝不退让,我看朝廷不敢把我们怎么样?”说话的是个叫胡彪的中年人,一脸连毛胡子,在新贵族人群里,因为家境殷实,父辈立有战功,属于有相当地位的那种人,他的意见代表了相当一部分人的看法。

“事情不是这样看的,刑部的衙役没有动手,那是因为他们人少,既然刑部出人了,就代表了大王的态度。如果大王一定要把这件事做下去,我们围堵住小王爷府邸没有用,如果激怒了大王,很可能派更多的衙役来,那时候我们怎么办?难不成真的和朝廷对抗?那样一来,我们就成为反贼了,朝廷就可以调动军队,无论如何,我们不可能是军队对手。”另外一个年龄大的新贵族说,很显然,他不同意胡彪的意见,不想和朝廷对抗。

“你这样说,是长他人志气,灭自己威风。朝廷的刑部,军队是用来对付坏人和敌人的,朝廷如果真的用来对付我们,各路诸侯是不会干的,民众也会反对的,这样一来,朝廷就会失去民心,我想,这个道理大王不会不懂。”胡彪反驳说。

“我赞成胡老弟的话,朝廷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,真的对我们下毒手。我们虽然包围了小王爷府邸,那是他们打人在先,我们只是要个说法,至少今天衙役的表现在告诉我们,他们并不愿意对我们动手。”魂球说到这,眼睛看着黑塔,黑塔伤还没有好,但是这样重要的会议不能不来参加,因此就抱病来了。他自然明白魂球看的意思,随后就接过魂球的话说:“我同意魂大人的话,不能被朝廷的恫吓吓住,如果朝廷真的敢处置我们,就不会派这点衙役来。”

“黑大人,如果我们不撤退,双方继续顶牛,事情就不可能得到解决,最终必须有一方妥协,事情才会有个结局。在黑大人看来,朝廷会妥协?”又一个人发话说,话虽然说的不多,但是切中了要害。因为双方相持,不可能相持到永远,事情要解决,就必须有一个方面认输。不是他们,就是大王,大王掌握国家专政机器,他会认输?这个是事情的要害,既然大王不会认输,那么认输的,只能是他们。如果早晚要认输,晚认输不如早认输,这也是他发言的要旨。

这个人的话音落地之后,半天没有人说话,因为谁也不知道该如何回答这个人的问题,或者说,他们也不相信,凭着新贵族的力量,可以和朝廷抗衡。但是就这样认输,意味着,朝廷可以按部就班地给他们断供了,他们自己,或者是父辈,冒险挣来的荣誉,金钱,地位,就要像流水一样的走掉了,他们不甘心,也感觉窝囊,这是很多人不愿意撤退的原因之一,因为撤退就意味着认输。这个时候,大家就把目光投到了韦伯的脸上,因为他是领袖,在组织里出现为难事情的时候,负有拯救组织的责任。

韦伯当然知道这目光里的含义,很想给大家一个满意答复,但是他知道,自己拿不出像样的主意。这次新贵族闹事的原因,是出于朝廷要撤销特殊俸禄,因为关系到大多数新贵族的利益,所以大家都义愤填膺,自愿聚集在韦伯麾下,准备和朝廷掰掰手腕。但是现实告诉他,朝廷不是那么容易认输的,像这样温水煮青蛙似的的闹,朝廷除了气恼,并不害怕。这不,大王一生气,命令刑部出人了,只是刑部的表现让他疑惑。如果他们是为了驱散人群,就应该多派些人来,如果不是,就没有必要来这里丢人现眼,大王到底存什么心思?在什么样的条件下,才可能退让?

想到这,韦伯突然一惊,明白了自己该怎么去做了,就说:“朝廷派出刑部的人马,在老朽看来,是为了恫吓,当然,不排除他们真会动手,但是要动手,这几个衙役不够用,所以,这个时候我们不能投降,如果被朝廷吓住了,所有的努力就付诸东流了,因此,我的意思是坚持一下,当然,大家要做好流血牺牲的准备,如果大家同意,原来的安排不变,如果谁有高招,请说出来。或者大家认为朝廷会动真格的,我们应该举手投降,少数服从多数,我不反对。”

“韦大人,我们听你的,绝对不能半途而废。”黑塔第一个做出了表态,他本来就是吃软不吃硬的性格。“如果现在的人数不够,我会让几个犬子继续发动人马,不用说,要和朝廷耗下去。”

“黑大人说的没有错,我们不能认输。”魂球随后说。

韦伯之所以做出这个决定,多多少少有些破釜沉舟的意味,因为他明白,一旦退缩,让朝廷的断奶计划实行,新贵族这个群体就不存在了,既然新贵族不存在了,他韦伯身上的光环就只剩下了富人这个称呼,从原点回到了原点,因为他早就是富人。当初之所以冒险赞助汤打江山,就是除了富这个身份之外,还需要贵。过后果然被汤封为伯,贵算是有了,但是进入贵的队伍里,韦伯才知道,自己离真正的贵还相差很远,因为老贵族根本不认可他,认为他们是机会主义者,不属于根红苗正的贵族,说到天也就是土豪而已。

韦伯至此知道,想被贵族认可,有了大王的封号不够,还必须有让老贵族感觉恐惧的政治势力,因此,一方面,他让两个儿子去朝廷做官,另外一个方面,主动靠近,联络新贵族,在接触中,让这些战场上的勇士明白,太平世界,更需要的是智慧,不是勇力,后来多次和老贵族的较量中,韦伯都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,如此一来,非但新贵族佩服他,让他做了领袖,老贵族也开始知道他是个人物,对他有了一分敬畏,家庭有事,家族有事,国家有事,他们自然而然地会想到他,这就是俗话说的社会地位,这个社会地位,尊荣,不是花钱可以买到的,韦伯感觉到了舒服,感觉到了快乐,因此意识到,没有新贵族这个群体,就没有他在社会上的存在,因此,只要新贵族群体有事情,他从来没有当过甩手掌柜,总是一往无前。

现在,当新贵族遇到有史以来最大的灾难,他自然不会做逃兵,也不会为了个人私利而萎缩,在关键时候,吹响了号角。

韦伯做出这个决定,是准备做最后较量的,他要赌仲壬不敢对新贵族痛下杀手,因为这些人中,多数人都是功臣。只要仲壬不敢下黑手,时间长了,朝廷只能选择妥协,因为太甲是小王爷,小王爷府邸长期被围困,毕竟是丢脸的事情。

就在韦伯表明态度,到场的新贵族管事的人员同心合力,情绪亢奋的时候,韦伯的家人慌慌张张地跑了进来,后面跟着,一脸肃穆的儿子,韦伯不喜欢家人和仆人失魂落魄,缺少风度的举动,目光严厉地看着儿子问:“为何慌慌张张,天塌了?”

“回禀父亲大人,刑部的衙役包围了庄园。”儿子回答说。

“什么,大公子,你是说,刑部把你家包围了?”黑塔没等韦伯说话,抢先问道,不仅是他大吃一惊,在座的所有人都目瞪口呆了,因为谁也没有想到飞扬会来这一手,他不是率领衙役去驱散围堵小王爷府邸的人群,而是把目标对准了他韦伯的府邸,这一手果然狠毒,因为新贵族中有分量的人物都在这里开会,飞扬的举动是要把他们一网打尽。如此一来,蛇无头不行,只要他们进入了刑部大牢,围堵小王爷府邸的新贵族,当然就不可能继续围攻小王爷府邸了,这一手是典型的釜底抽薪,正中要害。

“是飞扬带队?他们要干什么?”虽然看见别人的脸色纷纷大变,韦伯还是保持了镇静,面无表情地问着儿子。

“飞大人说:如果不反抗,他的衙役只抓开会的当家人,如果反抗,伤及无辜就在所难免,因此他命令我们待在原地不动,他带着衙役正往这里走。”韦伯的大儿子说,他因为是朝廷现任官员,认识飞扬,知道朝廷的法律,不敢反抗,所以就把飞扬说的话,原原本本地告诉了韦伯。

韦伯两眼一闭,知道完了,没有想到朝廷会下如此狠手,他们这些人一旦成为阶下囚,剩下的新贵族就是散沙了。那么是不是可以反抗?当然不行,如果和刑部的人进行武力对抗,那就是造反了,朝廷就有了正当理由除掉他们,到那时候,他们就成为了国家的敌人,新贵族失去的,不仅仅是财富,还有生命。

“告诉飞大人,我们只是抗议,没有和朝廷对敌。”韦伯很快做出了决定,因为他知道,自己不能和朝廷为敌,既没有那个力量,也没有那个意愿,就算他想,多数新贵族也不会干,而且当家人都被刑部的人堵在窝里,就是反抗,连起码的资格都没有,除了束手就擒,他看不出有更好的办法,对儿子说完这番话之后,他的眼睛,有意识地看看四周,新贵族的当家人也在看他,脸上的表情告诉韦伯,他们对他的决定不反对。大家都是明白人,看见朝廷动真格的,谁不害怕,毕竟没有人愿意做朝廷的叛贼。

那么飞扬为什么会突然下此狠手?难道真是大王给予了特殊旨意,让他大开杀戒?事实当然不是这样,虽然仲壬拼命想做成这件事,但是也不想搞的新贵族血流成河,最后留下一地鸡毛,不管什么理由,杀戮功臣都会被载入史册的,仲壬当然不想在历史上,留下沉重的污点,因此在一气之下,命令飞扬带人去帮助小王爷,飞扬走后,心理有了很大的不安,想了一会就命令侍卫把傅聪找来,因为他突然意识到,这件事不仅是刑事案件,带有极大的政治成分,靠飞扬这个屠夫去搞,可能会把事情搞大,最后弄的不可收拾是有可能的,因此才想到了傅聪,他明白,眼下的朝廷,因为伊尹不再,处理重大的突发事件,能力最强的当然是傅聪了,终古虽然是个干才,但是年龄太大,只怕精力跟不上。

傅聪本来不想插手这件事,因此,离开王宫之后,担心仲壬会找自己,既没有回家,也没有回办公室,而是躲入一家老字号的茶室,一边喝茶,一边和茶老板聊天。但是他忘了,既然是仲壬要自己进宫,就算躲入老鼠洞里,侍卫也会把他找出来,因为这是圣旨。所以傅聪一杯热茶没有下肚,就被侍卫找到了,就这样,傅聪只能二进宫了。傅聪进入后,仲壬的态度却是极好,口气温和地对傅聪说:“孤刚才忘记了一件事,命令总捕头去处理新贵族闹事,有些不妥,孤的意思当然是要平息**,但是不希望出现大规模的流血事件,只怕总捕头未必能够理解孤的苦心,所以想麻烦付爱卿相助总捕头,把这件事处理圆满。”

仲壬的话说的直白,傅聪如此聪明的人,哪里会不明白仲壬的用意,心理却在暗暗叫苦,他刚才之所以想躲开,就是明白很难摆平。大王仲壬绝对不会让步,不管是作为大王的政绩也好,还是为了江山社稷万年永存,他都必须给新贵族断奶,不让新贵族的子弟,成为祸乱朝廷的害群之马,用意没有错,但是时间点不对,因为老一辈新贵族的领袖中,很多人还在,他们为了自己的荣誉,为了子孙享受贵族生活,绝对会拼命,这些人本来就是战场上厮杀出来的。如果这些人不再了,剩下他们的后代,这件事处理就容易多了。因此说,傅聪是赞成伊尹的想法的。但是现在仲壬已经决定霸王硬上弓,做不做不是自己能够说的算的,现在仲壬把最后决定权交给自己。既不想让事情闹大,又想让新贵族认可被断奶的结果,很有点让马儿跑的快,又不让马儿吃草的味道,所以傅聪感觉为难。

虽然不愿意做,虽然为难,傅聪却不敢推脱,因为他知道,仲壬的脾气急,想事情又不周全,如果自己推脱,他会认为自己故意为难他,那时候,仕途就玄了,因此,硬着头皮接过了差事。走出王宫,他立刻找到了飞扬。飞扬并没有去小王爷府,因为他知道,他去那里解决不了问题。面对乱糟糟的千人队伍,有理也没有人会听,因此他在和几个心腹商量,晚上的时候去韦伯家,私下和他交谈,讲明利害关系,让他出头劝说围堵小王爷府邸的人群撤离。就在这个时候,傅聪到了,傅聪告诉他,大王让他参与,并问飞扬,是不是有了办法。

“我的一部分人在小王爷府邸外面唱黑脸,我准备去唱红脸,找韦伯谈谈,申明厉害,只要韦伯肯出头,这件事或许可以解决。”飞扬对傅聪说了自己的计谋,然后看着傅聪有什么反应。

“第一,韦伯不会同意,他之所以能够成为新贵族的领袖,是因为平时为他们争名夺利,不计个人荣辱。这次完全不同,他用什么理由劝退部众?难道给他们开空头支票?他解决不了断供的问题,所以我料定,韦伯不会答应。第二,就算他答应,凭他一个人也没有这个力量,因为他没有说服大王放弃断供,反而让大家牺牲俸禄,听从朝廷号令,有多少人会服气?再说了,在新贵族这个群体中,韦伯虽然威信最高,他们并不是他的部下和家人,因此他做不到一言九鼎。当他为新贵族争得利益的时候,自然是他们的领袖,恩人,反之,他就变成了他们的仇人,成为出卖他们利益的**。不要以为这些人不会翻脸不认人,这是人性使然。见利忘义在关键时候从来都是不加掩饰的。想让韦伯劝他们偃旗息鼓,首要的条件是大王取消裁撤俸禄,这是不可能的,所以我才说,你去找韦伯谈,其实是在做无用功。”傅聪说

“付大人说的固然有道理,但是除此之外,属下实在没有更好的办法解决这个问题。大人应该知道,小王爷府外是火药桶,如果我的衙役大兵压境,最后的结果就是一场屠杀,双方都会死很多人,这同样是我不想看见的。”飞扬说着,用充满忧虑的眼睛看着傅聪。

“总捕头宅心仁厚,不想看见自己人之间进行屠杀,的确是朝廷的福气。”听见飞扬这样说,傅聪忍不住发出了赞叹。“我来的路上,手下人告诉我,新贵族中的当家人,正在去韦伯的庄园,如果我的判断不差,他们应该是去开会,商量着怎么对付我们,这是不错的机会?”

“大人是说,我们秘密包围庄园,将这些当家的,一网打尽?”飞扬明白了傅聪要干什么,诧异地问。

“正是。”傅聪没有回避,果断地承认了。

“大王并没有下达旨意,这样做是不是违规?”飞扬担心地问,因为这些人中,有的是朝廷官员。

“大王需要的是结果。”傅聪意味深长地说。

上一章目录下一章
功能呼出区
content